首页 > 诗文 > 倪瓒的诗 > 折桂令·拟张鸣善

折桂令·拟张鸣善

[元代]:倪瓒

草茫茫秦汉陵阙,世代兴亡,却便似月影圆缺。山人家堆案图书,当窗松桂,满地薇蕨。

侯门深何须刺谒?白云自可怡悦。到如何世事难说,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,不见一个豪杰!

折桂令·拟张鸣善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秦汉的帝王坟墓已经埋在茫茫草野之下。那以后历代江山易主,就像天边的月亮时圆时缺那样迅速变幻,司空见惯。我家里堆的是书画,窗前栽的是松桂,满地长的是薇蕨。

侯门深似海,何必去拜访呢,白云自有自己的快乐。到如今世事依然不堪。看茫茫天地之间,竟见不到一个英雄,一个豪杰。

注释

拟:模拟。张鸣善;元代后期散曲作家。此曲从内容看,可能是模仿张鸣善《水仙子·讥时》。

陵阙:指帝王的坟墓。

山人家:山居的人,作者自称。堆案图书:形容藏书丰富。案,桌子。

薇蕨:皆草本植物。伯夷、齐叔不食周粟,隐居首阳山、采薇而食。后世以“薇蕨”为隐者之粮。

侯门:泛指官宦显贵人家。刺谒:求见、拜访。刺,类似后来的名片。

参考资料:

1、《元曲鉴赏辞典》.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0年7月版,第1049-1050页

倪瓒简介

唐代·倪瓒的简介

倪瓒

倪瓒(1301~1374),元代画家、诗人。初名珽,字泰宇,后字元镇,号云林子、荆蛮民、幻霞子等。江苏无锡人。家富,博学好古,四方名士常至其门。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,浪迹太湖一带。擅画山水、墨竹,师法董源,受赵孟頫影响。早年画风清润,晚年变法,平淡天真。疏林坡岸,幽秀旷逸,笔简意远,惜墨如金。以侧锋干笔作皴,名为“折带皴”。墨竹偃仰有姿,寥寥数笔,逸气横生。书法从隶入,有晋人风度,亦擅诗文。与黄公望、王蒙、吴镇合称"元四家"。存世作品有《渔庄秋霁图》《六君子图》《容膝斋图》等。著有《清閟阁集》。

...〔 ► 倪瓒的诗(8篇)

猜你喜欢

送傅守归

宋代刘宰

仕至二千石,富贵有足乐。

官为谏大夫,亦足究所学。

香奁八咏 其一 金盆沐发

钱抠

一片香云湿不飞,翠光浮动影娥池。盈盈蝉翅含风冷,剪剪鸦翎带雨垂。

泉沫乱跳珠错落,指尖微露玉参差。妆成倦把阑干倚,滑堕金钗不自知。

康园秋兴八首 其六

张海鸥

丹枫无意闹春头,总趁霜华染素秋。装点山川增气象,充盈黉舍慰乡愁。

何人可解飘零意,几处能盟澹荡鸥。烟雨楼头人独立,凭栏细认越王州。

贺新郎 萧山县署赘婿词

清代毛奇龄

正河阳花满。秋水芙蓉,艳红如剪。赘婿淳于千里至,早已题诗齐苑。

喜今日、光生银管。古署催妆开锦席,看一堂、紫罽铺香软。

寿嫩庵赵先生十首

宋代陈元晋

开济平生学,忠精一寸心,

时危添白发,意远寄清吟。

和王德和知县谒萧千岩韵二首 其一

宋代袁说友

虚名误壮夫,黄金变颜色。谁欤帛米谋,困此刍狗迹。

安和一榻上,精神馀笔力。我欲造之深,剧谈忘漏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