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
词语解释
山东[ shān dōng ]
⒈ 3万平方公里,人口8493
英Shandong province;
引证解释
⒈ 山的东坡。参见“山西”。
⒉ 战国、秦、汉 时称 崤山 或 华山 以东地区,又称 关 东。亦指 战国 时 秦 以外的六国。
引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:“六国从亲以摈 秦,秦 必不敢出兵於 函谷关 以害 山 东矣。”
南朝 宋 鲍照 《数诗》:“一身仕 关 西,家族满 山 东。”
唐 章碣 《焚书坑》诗:“坑灰未冷 山 东乱, 刘 项 元来不读书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回:“且 袁 氏树恩四世,门生故吏遍於天下;倘收豪杰以聚徒众,英雄因之而起, 山 东非公有也。”
⒊ 称 太行山 以东地区。
引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冬十二月, 晋 兵先下 山 东。”
唐 杜甫 《洗兵行》:“中兴诸将收 山 东,捷书夜报清昼同。”
仇兆鳌 注:“山 东, 河 北也。 安禄山 反,先陷 河 北诸郡。”
明 王鸣盛 《十七史商榷·新旧五代史三》:“《义儿李存孝传》:晋 已得 泽潞,岁出 山 东,与 孟方立 争 邢、洛、磁。《死事·张源德传》:晋 已先下全 燕,而 镇 定 皆附于 晋,自 河 以北、 山 以东皆归 晋。此‘山东’谓 太行山 之东,即以 河 北为 山 东也。”
⒋ 汉 时称古 齐 鲁 地区。
引清 钱大昕 《十驾斋养新录·山东》:“汉 时亦有称 齐 鲁 为 山 东者,如《酷吏传》:‘御史大夫 宏 曰:臣居 山 东,为小吏时, 寧成 为 济南 都尉。’《儒林传》:‘ 伏生 教 齐 鲁 之间,学者由此颇能言《尚书》, 山 东大师,亡不涉《尚书》以教。’则 齐 鲁 之号‘山东’,非无因矣。”
⒌ 省名。因在 太行山 以东,故称。 唐 属 河南 河北 道, 宋 属 京东路,金 改 京东路 为 山东路,明 置 山东布政使司,清 至今相沿称 山东省。
国语辞典
山东[ shān dōng ]
⒈ 省名。参见「山东省」条。
⒉ 战国时指函谷关、崤山以东。
引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:「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。」
⒊ 太行山以东。
引唐·章砀〈焚书坑〉诗:「坑灰未冷山东乱,刘项元来不读书。」
⒋ 古亦指华山以东。
引《汉书·卷六九·赵充国等传》赞曰:「秦汉已来,山东出相,山西出将。」
分字解释
※ "山东"的意思解释、山东是什么意思由景源词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造句
1.闭幕式上,地产济南公司营销部经理单长峰、城市人家的设计师总监翟丰凯、山东电视台“我居时代”制片主任姜斌分别上台为金银铜奖得主颁奖。
2.山东省作家协会创联部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,随着《著作权法》的实施,国家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加大,作家、著作人的知识产权维权意识日益崛起。
3.小清河是山东省泄洪、排涝、通航、灌溉、排污等综合性大型人工河道,也是省内唯一河海通航、水陆联运的河道。
4.同时,祝愿it精英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龙腾虎跃,祝愿山东与全国的科技事业蒸蒸日上!
5.太原城里备战如火如荼,瓦岗山也另立新王,武安福山东蓄势待发,表里山河金戈铁马,暗里的斗争也如同潮水一样汹涌。
6.19日,山东枣庄滕州市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,当天上午和中午,一只疑似灰狼的动物在该市柴胡店镇袭击两村民,致一死一伤。
7.金次长面无表情的听着,陆军部养了一帮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,如果这些简单的办法行之有效的话,山东督军自己就办了,哪还用的着陆军部开会想对策。
8.那天我太幸运了,在山东蓬莱用摄像机拍到了海市蜃楼的影像。
9.王冕一路风餐露宿,九十里大站、七十里小站,一径来到山东济南府地方。
10., 一座隐蔽在青居山东村落,民风淳朴,鸡犬相闻,百余户人口靠耕地狩猎维持生计,乳臭未干的毛孩整天三五成群的拥打成一团,阡陌交通,依山傍水。
相关词语
- dōng fú东服
- bàn dōng办东
- dōng guān东关
- guó huì shān国会山
- lǎo dōng老东
- guān dōng jūn关东军
- yùn dōng dōng晕东东
- zī dōng资东
- huài dōng xī坏东西
- háng dōng行东
- diàn dōng佃东
- dōng tǔ东土
- lóng dōng龙东
- dài dōng待东
- zhōng shān中山
- liáo dōng辽东
- jiāng dōng江东
- yuǎn dōng远东
- dōng gāng东冈
- qiáng dōng yǐn墙东隐
- lǎo dōng jiā老东家
- shān lù山路
- shān xī山西
- hàn dōng zhū汉东珠
- dōng jìn东晋
- tǔ shān土山
- tài dōng泰东
- xiāng shān香山
- dà dōng大东
- yù xī dōng玉西东
- qí dōng齐东
- xián dōng贤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