束手待死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同“束手待毙”。
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回:“曹兵既至,岂可束手待死,某愿助使君破之。”
例子愿先生早示良策,我必不肯束手待死。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九十四回
基础信息
拼音shù shǒu dài sǐ
注音ㄕㄨˋ ㄕㄡˇ ㄉㄞˋ ㄙˇ
感情束手待死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等死。
近义词束手待毙、束手就毙
英语fold one's hands and await destruction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混淆是非(意思解释)
- 乐道安命(意思解释)
- 众喣山动(意思解释)
- 绰有余裕(意思解释)
- 存而不议(意思解释)
- 打肿脸充胖子(意思解释)
- 算无遗策(意思解释)
- 朝令夕改(意思解释)
- 顾影弄姿(意思解释)
-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(意思解释)
- 作乱犯上(意思解释)
- 表里如一(意思解释)
- 败俗伤风(意思解释)
- 谠言直声(意思解释)
- 徇私舞弊(意思解释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释)
- 妻儿老小(意思解释)
- 妻儿老少(意思解释)
- 三三两两(意思解释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释)
- 无关紧要(意思解释)
- 动魄惊心(意思解释)
- 分工合作(意思解释)
- 千家万户(意思解释)
- 通时合变(意思解释)
- 形影相随(意思解释)
- 背乡离井(意思解释)
- 离本趣末(意思解释)
※ 束手待死的意思解释、束手待死是什么意思由景源词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祖功宗德 | 指祖有功而宗有德。古代王朝尊始祖或开国之君为祖。有开创之功,其后有德之君则尊为宗。 |
徘徊观望 | 徘徊:来回地行走。形容应该决断时犹豫的样子。 |
倒果为因 | 把结果当成原因,颠倒了因果关系。 |
名士风流 |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。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。 |
奇花异草 | 罕见的奇异的花草。比喻美好或稀少的东西。 |
体恤入微 | 同“体贴入微”。 |
颐指气使 | 颐:腮帮子;指:指挥;气:神气;使:指使。用腮帮子来指挥人;用神气来支使人。 |
力小任重 | 能力小,负担重。犹言力不胜任。 |
筋疲力竭 | 筋:筋骨;疲:疲劳。形容非常疲乏。 |
裾马襟牛 |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。亦作“襟裾马牛”。 |
弦外之响 | 比喻言外之意。 |
说一不二 | 指说话算数;说了就不更改。 |
八荒之外 |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。形容极其旷远。 |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|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 |
秣马厉兵 | 磨好兵器,喂好马。形容准备战斗。 |
临危受命 |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。 |
惊心动魄 |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;使人感受极深;震动极大。后形容令人震惊、感动、紧张之极。 |
拉大旗作虎皮 |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、蒙骗人。 |
神出鬼入 | 出:出现。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。形容出没无常,不可捉摸。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。 |
目不忍见 |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。同“目不忍视”。 |
捞一把 |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。 |
百无一是 | 是:对的;正确的。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。 |
亲上成亲 | 谓原是亲戚,又再结姻亲。 |
归马放牛 |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 |
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平心而论 | 论:说。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;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。 |
著手成春 | 著手:动手接触。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。后比喻医术高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