矫国更俗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匡正国事,改革敝俗。同“矫国革俗”。
出处《战国策 齐策六》:“矫国革俗于天下,功名可立也。”《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》作“矫国更俗”。司马贞索隐:“矫正国事,改更弊俗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jiǎo guó gēng sú
注音ㄐ一ㄠˇ ㄍㄨㄛˊ ㄍㄥ ㄙㄨˊ
繁体矯國更俗
感情矫国更俗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改变风俗。
近义词矫国革俗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奔走相告(意思解释)
- 乐道安命(意思解释)
- 明若观火(意思解释)
- 苦思冥想(意思解释)
- 神出鬼入(意思解释)
- 毁于一旦(意思解释)
- 算尽锱铢(意思解释)
- 隳肝沥胆(意思解释)
- 罪上加罪(意思解释)
- 死不开口(意思解释)
- 道山学海(意思解释)
- 流里流气(意思解释)
- 恐后争先(意思解释)
- 兵戎相见(意思解释)
- 公子哥儿(意思解释)
- 人面狗心(意思解释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释)
- 善善恶恶(意思解释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释)
- 无影无踪(意思解释)
- 坐怀不乱(意思解释)
- 唯利是图(意思解释)
- 前赴后继(意思解释)
- 不问青红皂白(意思解释)
- 无声无息(意思解释)
- 金玉满堂(意思解释)
- 师严道尊(意思解释)
- 面授机宜(意思解释)
※ 矫国更俗的意思解释、矫国更俗是什么意思由景源词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奔走相告 | 奔;走:跑。奔跑着互相转告。形容人遇到重大的或非常的事件时;急迫地互相转告有关的人。 |
阿谀奉承 | 阿谀:用好听的话讨好人;奉承:恭维;讨好。巴结拍马;说恭维人的话;向人讨好。 |
疚心疾首 | 疚:久病,忧虑。因歉疚而内心不安。心中不安,头痛脑胀。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。 |
心灰意懒 | 灰心失望;意志消沉。形容丧失信心;不图进取。灰:消沉;懒:懈怠。 |
青山绿水 | 泛称美好山河。 |
阿世取容 | 阿世:曲意迎合世俗;取容:博得别人的欢心。迎合世俗,取悦于人。 |
刻骨铭心 | 刻:刻划;铭:在金属上刻写。刻在骨头上;铭刻在心灵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 |
断断续续 | 不连续的,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。 |
薄暮冥冥 | 薄暮:傍晚;太阳落山的时候;冥冥:天地昏暗。傍晚时天色昏暗。 |
角巾素服 | |
火烛银花 | 犹火树银花。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贞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义之臣,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;贞节的妇女,不再嫁第二个丈夫。指忠诚不二。 |
徇私舞弊 |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;做不合法规的事。徇:依从;舞弊: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。 |
狭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没有地方可让。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;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。 |
螓首蛾眉 | 螓:蝉的一种。螓首:额广而方;蛾眉:眉细而长。宽宽的额头,弯弯的眉毛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 |
学而优则仕 | 优:有余力,学习了还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。 |
忙不择价 |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。 |
地丑德齐 | 丑:同类。地相等,德相同。比喻彼此条件一样。 |
切树倒根 | 比喻彻底。 |
不可告人 | 不能告诉别人。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。 |
图穷匕见 |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。穷:尽;匕:匕首;短剑。 |
一览无余 | 览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说话、作文章严谨慎重。斟酌:考虑;推敲。 |
在此存照 | 照:查考,察看。写下字据保存进来,以作凭证 |
临危授命 |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。 |
声驰千里 | 驰:传扬。名声远播。形容声望很高。 |
始终一贯 | 自始至终都一样。 |
冠履倒易 |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,尊卑不分。 |